合同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,路在何方
发布日期:2020-05-14
企业的信息化能力是合同物流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。客户对合同物流企业的考核要求在发生着变化,终端客户满意度、订单执行可视化、业务的信息化管理能力是最重要的三项考核标准。贝业CTO李济宏先生根据罗戈研究发布的2019年中国合同物流发展报告中的调研数据,对合同物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,凭借丰富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经验,分享了关于业务系统建设的思考,并对合同物流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出了宝贵建议。
现 状
甲方视角
1、市场变化
市场竞争与客户需求提升,驱动甲方的渠道多元化与数字化协同探索——客户需求加快、交付及体验要求提升;市场竞争激烈,参与者增加。针对这两大市场变化,甲方努力尝试更多的创新渠道,如社交电商,来扩大社会覆盖;开发/上线一体化协同平台,探索供应链数据同享与协同。
2、招投标
招投标过程中,甲方更看重招标企业自有/可控招投标能力,特别是仓储、运力能力,占七成以上;其次是解决方案。
物流视角
物流认为,甲方更加关注控制物流成本,对可视化、自动化、信息化要求较高;投标过程中,甲方面临报价缺乏竞争力、解决方案和服务差异化不明显等挑战,来自同行的竞争更大。
甲方 VS 合同物流
1、合同物流最重要的能力:
甲方更关注业务运作能力,如仓储、运输、配送等,其次是成本控制和风险管控。合同物流更关注供应链整体解决方案、其次是业务运作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。
2、IT能力:
67%的甲方对合同物流的IT能力表示不满意,92%的合同物流计划加强IT投入,重点关注供应链管理与优化系统、开发面向下游的TMS等,贝业使用的正是科箭TMS云。
发展趋势
数字化下的服务升级
1、从物流服务走向供应链服务:基于客户供应链,提供综合服务,关注计划层面的优化与预测。
2、从运作支持走向商业协同:基于客户的商业模式、发展规划,提供供应链服务;基于客户供应链布局的全国、全球服务网络布局。
3、数字化支持下的协同服务网络:资源整合与调度、业务运作的数字化;从单客户到多客户的供应链协同。
4、网络货运平台实现财税合规与运营管理一体化:网络货运平台从财税合规方案走向“交易+财税+服务”的综合一体化服务,成为“科技型”合同物流服务商。
从甲方视角看,下图的全部环节加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,从原材料采购、研发、生产,到经销商B to B、B to C,但很多第三方物流只关注物流运输,只关心成品销售、出库和物流运输、收货交接的部分,但这只是供应链末端的一角,导致供应链的其它部分,成为盲区。
基于此,李济宏提出了信息化建设U型思考原则。对外,IT需要建立对外产品解决方案团队:1、以完整供应链的角度,来探讨物流环节的问题;2、IT组织架构,要有对外产品解决方案团队;3、积极配合客户进行系统需求调研、接口调研;4、尽可能和客户多做沟通,多做探讨,多问客户问题点本源。
对内,产品经理要用U型思维模型:1、用户需求多问几个为什么;2、所有业务系统都要有流程;3、所有需求,都要有流程;4、画出流程,抓住主干,精简流程。
系统选型,包括产品、自研和战略。
产 品
产品要选择迭代成熟的产品。SaaS按年付费,实施周期短,成本较低,可随大版本持续迭代,适用于对自定制流程不高的系统。比如科箭的TMS云,已经拥有十几年的产品迭代历史。本地化实施,流程自定制,成本较高,大多是沉淀多年的系统,技术架构稳定,适用于对系统品牌、自定制要求较高的系统。
自 研
自研的流程可定制。分为分布式架构和单应用架构。分布式架构开发难度较大,团队依赖强,分而治之,单独部署,独立开发,适用于大型、对弹性资源要求较高的项目。单应用架构方便调试,项目可快速迭代,所有服务在本地容器内,没有分布式开销,适合中小型、对资源要求不高的项目。
单体应用优点包括:方便调试,代码都在一起。没有分布式开销,所有服务都在本地容器内。中小型项目可以快速迭代,不需要太多资源。
单体应用缺点包括:可复用性差:服务被打包在应用中,功能不易复用。系统启动慢,一个进程包含了所有的业务逻辑,涉及到的启动模块过多,导致系统的启动、重启时间周期过长。线上问题修复周期长;任何一个线上问题修复需要对整个应用系统进行全面升级。
微服务架构的优点包括:分而治之;单个服务功能内聚,复杂性低;方便团队的拆分和管理。单独部署,独立开发。微服务架构也存在不足:开发难度大;垮服务的调用通常是不同的机器,甚至是不同的机房,开发人员需要处理超时、网络异常等问题。效率相对低,团队依赖强,一个服务的版本延迟会拖慢整个应用的开发周期。需要分布式事务的支持。
战 略
必要的战略。外部顾问涉及行业项目多,知识面广,有成熟的方法论支持,大多来自企业高管,或多年乙方经验者。内部顾问对公司需求了解深刻,但缺乏对系统认知的广度和深度。
主数据平台、乐高积木模型、云、OMS、Open API是系统建设的五大关键点,它们是为数据化转型服务的,如果没能抓住这五个方面,只能信息化不能数据化。
李济宏认为,信息化和数字化的不同体现在信息化是为了上系统而上系统。数字化则是为了绩效而上系统。
打造数字化供应链核心,对于企业整个信息化系统来说,也在全面的转型,去打造数字化核心,传统的链式信息流在急速的转向网络式的信息流,而供应链正是企业连接全业务流程的关键核心和执行者。传统的部门分割、条块分割在不断被打破和重构。这其中物流具有最大的连接数,不论是对内还是对外,一个现代的数字化供应链体系都是最关键的部分之一。
李济宏强调,数据化转型的原则非常重要,它一定要是从上而下推动的“一把手工程”,必须有强大的推动力。数字化投入是内部的,是价值投入,要和业务部门达成ROI共识。数字化转型要依靠产品驱动。
直播预告